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按钮,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,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~
声明: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知悉。
1988年3月13日,安徽省亳州市冯庙村春寒料峭,村子里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。
村民阿四家中却迎来了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,这是他们的第六个孩子,一个小女孩。然而,家中的气氛却并未因为这个新生命的到来而欢欣雀跃。
阿四站在门口,手里握着一支烟,但并未点燃。他望着远处的田地,心中五味杂陈。此刻的他,心里压着两块大石头。
第一块是因为这次又是个女孩儿,重男轻女的观念让他对未来多了几分忧虑。第二块则是家中的贫困,六个孩子的生活开销压得他喘不过气来。
展开剩余91%他走进屋内,看着床上熟睡的婴儿,内心的挣扎愈发明显。妻子正在一旁忙碌,脸上虽有倦意,但更多的是母亲的慈爱。
阿四叹了口气,低声对妻子说:“咱们家实在是养不起这么多孩子了。”
妻子抬起头,眼中含泪,但她知道丈夫说的也是实情。她轻轻抚摸着婴儿柔软的面颊,声音颤抖:“你是想……送走她吗?”
阿四点点头,沉重地说:“是啊,可是送给谁呢?不管怎么说,她也是咱们的亲生骨肉,我希望她能有个好人家,不至于吃苦。”
这时,院子里传来了一阵脚步声,是邻居走了进来。他看到阿四愁眉不展的样子,问道:“怎么了,阿四,看你脸色不对啊。”
阿四苦笑一声,把心中的难处告诉了邻居。邻居听完,沉吟片刻,说:“你这也是没办法的事。要不这样,我倒是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,隔壁村的葛保田兄弟怎么样?”
四旬兄弟喜迎贵女
隔壁村的葛保田兄弟,阿四当然熟悉。兄弟俩出身贫寒,生活艰难却心地善良。
老大葛保尧小时候患了一场重病,从那以后智力就停留在几岁孩童的水平。
每次阿四见到葛保尧,他总是坐在村头的石凳上,呆呆地看着天空,脸上挂着天真无邪的笑容。
至于老二葛保田,身体倒是健康,但因为家庭贫困,再加上无法放下年迈的父亲和智力低下的哥哥,因此一直没有娶上媳妇儿。
如今,兄弟俩都四十多岁了,老父亲也年近八十,白发苍苍,步履蹒跚。
随着年纪的增长,葛保田的心事越来越重。他害怕自己无儿无女,日后没有人给自己养老送终。
每当夜深人静,他躺在破旧的木床上,望着屋顶的瓦片,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无奈。他多么希望家里能有一个孩子,能听到孩子的笑声,感受到家庭的温暖。
阿四考虑了很久,虽然葛保田家里不富裕,但他知道兄弟俩对孩子的渴望是如此真切。
没有媳妇儿意味着不会有自己亲生的孩子,这样一来,自己的女儿如果送到他们家去,一定会被视若珍宝,不会吃苦。
一个黄昏,夕阳的余晖洒在村庄的屋顶,天空染上一片金色。阿四站在门口,抱着熟睡的小女儿,心中百感交集。
他望着远处的田野,心中暗暗下定决心。回到屋里,他对妻子说:“我们把孩子送给葛保田兄弟吧,他们会好好照顾她的。”
妻子轻轻点头,虽然心中不舍,但她也知道这是为了孩子的未来。她用温柔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小脸,眼中含泪,却带着一丝释然。
打定主意之后,阿四决定托同村的村民将女儿送给葛保田兄弟。
为养女老父不辞辛劳
平白得了一个大闺女,葛保田的脸上洋溢着无法抑制的喜悦。
为了表明自己对这个小生命的珍视,虽然没什么文化,但他还是给女儿起了个名字——葛红花,希望她以后像红花一样漂亮、鲜艳。
葛保田看着怀中熟睡的小红花,心中充满了温暖与希望。
然而,兴奋劲儿过后,现实的问题接踵而至。
家里三个大男人,谁都不是照顾孩子的好手。葛保田为此特意去请教邻居大妈,得知孩子要喝奶粉才能长大。
葛保田心里一紧,从未离开过村子的他,决定外出打工,给女儿挣奶粉钱。
因为没有文化,葛保田只能打短工、做体力活。村里人常常能看到他背着破旧的布包,步履坚定地走向远处的建筑工地。他给人家装土、搬砖,干的都是最累的活儿。
那时候,装一车土只能挣三块钱,而女儿的一包奶粉就要五块钱。尽管如此,葛保田从未畏惧艰难。他心中有一个信念:不管多苦多累,都要让小红花喝上奶粉,健康成长。
一天傍晚,工地上夕阳西下,葛保田已经干了一整天的重活。
他的双手布满了老茧,汗水浸透了衣服,但他依然不肯停下。
那天,他一个人装了13车土,结账的时候老板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尽管体力活艰难,但是想起家中那个等待着他的小红花,葛保田就充满了干劲儿。
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下,葛保田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。他轻轻推开门,看到床上熟睡的红花,心中满是欣慰。尽管前路艰难,但他知道,为了女儿,他什么都愿意去做。
转眼间,小红花到了上学的年纪。清晨,村里学堂的钟声回荡在空气中,孩子们背着书包欢快地奔跑着。
每当这时,小红花总会站在家门口,目不转睛地望着那些上学的孩子,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。
上学意味着更多的费用,这对葛保田来说是个巨大的负担。
许多人劝他:“小女娃儿,读什么书啊,帮家里干活就行了。”这些话虽然不无道理,但葛保田看到小红花那渴望的眼神,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。
他知道,女儿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梦想,而他不能剥夺这个梦想。
葛保田咬紧牙关,决定无论多么辛苦,也一定要让红花上学。
每天清晨,他早早起床,去工地干活,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衫,但他从不抱怨。为了节省开支,他几乎不舍得吃一顿像样的饭菜,只为了能多攒一些钱。
终于,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,葛保田攒够了学费。
那天,小红花背上崭新的书包,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喜悦,像一只快乐的小鸟般奔向学堂。她的欢笑声在晨光中回荡,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了无尽的希望。
在学校里,小红花学习异常努力,聪明的她很快便在班级中脱颖而出,成绩名列前茅。
每当看到女儿捧着奖状回家,葛保田的脸上总是挂着骄傲的笑容。他知道,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。
时间静静流逝,红花渐渐长大,转眼间到了上高中的年纪。而就在这是,葛保田的生活迎来了一些改变。
那一年,初夏的黄昏,葛保田正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工地回来,突然在村口看到一个瘦削的妇女,衣衫褴褛,显得十分憔悴。出于善心,葛保田走上前去,问她:“你怎么在这里?需要帮忙吗?”
妇女抬起头,眼中充满了无助和疲惫。
她告诉葛保田,她是流浪到这里的,无家可归,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。
葛保田心里一软,决定帮助她。他回家拿了一些吃的东西送给妇女,看着她狼吞虎咽地吃完,心中升起一丝怜悯。
吃完饭,妇女也不走了,默默地跟着葛保田回了家。
从那天起,妇女开始帮葛保田洗衣做饭,打扫家务,显然,她是想跟葛保田过日子。
葛保田一辈子没媳妇儿,突然有个人愿意跟自己过日子,他心里当然开心。
这么多年来,他孤独一人照顾父亲和哥哥,如今有个人愿意分担他的重担,他自然感激不尽。
然而,每当想到即将放假回家的女儿,葛保田心中却充满了矛盾和担忧。
他深知,红花是自己最重要的人,他不能让任何人伤害她。他开始犹豫,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段关系。终于,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,葛保田下定了决心。
“如果我跟那个妇女在一起了,我担心她对我闺女不好,我怕闺女受委屈。”后来,葛保田如此解释自己的想法。
为孝父养女百般回报
葛保田对葛红花尽心尽力,红花对养父和大伯也极为孝顺。
初三那年,红花正在准备中考的紧张时刻,突然接到家里传来的消息:大伯葛保尧突发脑溢血。
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,红花的心一沉,眼泪瞬间涌上眼眶。她知道,这是家庭的重担,必须有人去承担。
红花没有多犹豫,立即回家找到父亲,坚决地说:“爸,我要休学一年,我要照顾大伯。”
葛保田愣住了,心疼地看着女儿,他知道这个决定对红花的学业意味着什么。但红花眼中坚定的光芒让他无话可说。
这一年,红花每天早早起床,给大伯擦洗身体、喂药、按摩,还学会了如何做简单的康复训练。
她用稚嫩的肩膀,挑起了家庭的重担。看着大伯逐渐恢复的健康,红花心中的疲惫也一扫而光,她知道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。
时光荏苒,红花考上了大学,成为了村里第一个走出大山的女孩。然而,大二那年,父亲突然重病,病情严重,需要长期护理。听到这个消息,红花再次面临抉择。
红花回到家中,看到病床上的父亲,心如刀绞。她知道,学业可以暂时放下,但父亲的健康不能耽误。她毅然决然地决定暂时抛弃学业,全心全意照顾父亲。
大学毕业后,红花找到了工作,她决定把父亲和大伯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。
每天早晨,红花都会早早起床,帮助生活无法自理的两位老人清理身体,给他们换洗衣物,准备可口的饭菜。
晚上,她陪着他们聊天,讲述自己工作中的趣事,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由于长期照顾父亲和大伯,红花年过三十依旧单身一人。
每当有人问起她的感情问题时,红花总是淡然一笑,回答:“我带着两位父亲,哪里那么好嫁人。但我的原则不变,要嫁一起嫁,我不会离开我父亲。”
那一刻,她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,良善尽显......
长文创作激励计划
参考资料:
光棍兄弟收养女子24年 讨要喜钱供孩子上学——安徽网,2012年
发布于:天津市益通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